双马达送线机背景技术:
在汽车线束行业中,有种叫双绞线,其采用了一对相互绝缘的金属导线相互绞合的方式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波干扰,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这两个相互绝缘的金属导线一般是不同颜色的两条线束,两条线束经线束加工装置加工后进行绕线绞合形成双绞线。
现有双绞线的加工工艺,是采用线束加工设备分别对两种线束进行切断、剥皮、压接端子,然后再通过半自动绞线机进行两条线束的绕线绞合。通常,采用半自动绞线机加工中的放线步骤耗时费力,做长线时,为了满足生产效率,常需要两人操作,浪费资源,且线束加工设备上的装置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因此,需要一台全自动设备来完成两种线束从断线到绞合的过程,此时,就需要一种双马达送线机,在合理空间下,满足两种线束的送线。
双马达送线机技术特征:
1、一种双马达送线机,包括校直机构、布置在所述校直机构后端的送线机构及布置在所述送线机构后端的夹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机构包括左右对称分布在装置面板上的两校直组件,所述送线机构包括左右对称分布在装置面板上的两送线组件,两所述校直组件和两所述送线组件均倾斜布置成一“八”字形,所述夹线机构包括一用于夹持线束的夹线组件以及一用于驱动所述夹线组件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下方设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夹线机构前后运动的前后驱动组件,所述前后驱动组件下方设有一用于驱动所述夹线机构旋转运动的旋转驱动组件。
2、如要求1所述的双马达送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组件包括两呈一角度对称布置的夹持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两分别连接所述夹持件的气缸,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夹持件前进、后退。
3、如要求1所述的双马达送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驱动组件为一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一线性模组连接所述夹线机构。
4、如要求3所述的双马达送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一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减速机以及一连接所述减速机的旋转摆臂电机。
5、如要求1所述的双马达送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组件包括两组齿轮皮带组件以及驱动所述齿轮皮带组件传动的电机,两组所述齿轮皮带组件中的皮带相互抵靠以夹持输送线束。
6、如要求5所述的双马达送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组件还包括一布置在所述齿轮皮带组件一端的测长轮组件,所述测长轮组件包括有一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用于控制所述送线组件输送线束的长度。
7、一种线束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马达送线机。
双马达送线机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马达送线机及线束加工设备,该双马达送线机包括校直机构、送线机构和夹线机构,校直机构包括左右对称分布在装置面板上的两校直组件,送线机构包括左右对称分布在装置面板上的两送线组件,两校直组件和两送线组件均倾斜布置成一“八”字形,夹线机构包括一用于夹持线束的夹线组件以及一用于驱动夹线组件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下方设有一用于驱动夹线机构前后运动的前后驱动组件,前后驱动组件下方设有一用于驱动夹线机构旋转运动的旋转驱动组件。该送线装置可实现在同一设备中加工两种不同的线束;节省双绞线线束加工设备的空间,合理的共用线束加工设备上的切剥装置、压接装置及二侧搬送装置,降低生产成本。
双马达送线机技术参数
线缆盘的材质:木盘或塑料盘
线缆盘外径范围:Φ800-1200mm
线缆盘内孔径:80mm(特殊可定制)
承载范围:0-2000KG